滷味是我的心頭好!每次吃麵店、麵攤必點
撒上大把蔥花,紅油、香油妝點,滿滿的小菜堆成山
上桌時都忍不住讚嘆,這實在是太誘人太讚了
配麻醬麵、蛋花牛肉清湯 完美。
喜悅完全呈現在嘴角上~現在想到還是會唾液直流啊
滷味難做嗎?其實不難,好吃才難。。。
基本的好吃叫做入味,入味的條件是時間
煮滾後~START~小小火慢慢燉~關火~浸泡冷卻~REPEAT
重複個幾次,漸漸的味道就會進去啦
關鍵真的在時間,當然還有耐心啦
偷懶的招式有沒有? 當然有囉
用壓力鍋(可以)把食材冷凍(部分可以)
如果你家冰箱也有新鮮急凍結 #5倍速冷凍
滷味冷卻步驟可以省下很多時間
且更加入味
沒有也沒關係一般冷凍也是可以的
適用食材 Ex. 豆乾、豆腐、百葉、難入味之類的食材
另外一個美味關鍵在於 “滷汁”
清水+醬油+滷包 = 滷汁. UN對!
缺高湯就缺靈魂
沒有油脂就不會香
所以基本功是熬一鍋高湯
至於擺放的香料,偷懶些就從簡買現成的
另外在補上其他乾料,增加鮮度、厚度、香氣
高湯熬好之後再製做成滷汁
醬子~味道會好上非常多
空有顏色鹹度,沒有厚度鮮度香氣
~滷味就枉然了。。。
_______________
高湯基本功
雞架子(雞腳、雞翅)豬骨
冷水川燙撈去浮泡後取出洗淨
之後才進入煮高湯階段
輔助材料 - 黃酒、花椒、薑片
_______________
滷汁標配
糖色(或老抽或一起用)2種醬油、白酒(或黃酒)、滷包
乾辣椒、薑片、蔥段、鹽....其他就看個人喜好
_______________
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
食材下鍋的順序,一定要思考過
簡單說~味道重後放、味道輕的先下
容易爛後放、難入味的先下
**肉類另外川燙後再滷,這樣才會滷湯清雜味少*
掌握以上重點,加上耐心
煮出來的滷味一定是非常非常的 DELICIOUS
真心不騙,吃過會想念,想做會猶豫(實在有麻煩)
滷一次的工程浩大,所以食材的量就不要太客氣
一餐嗑光光感覺超不划算!
基本量 - 切出來要2個大盤,或2座小山這樣~A合啦
做好分裝,趁熱使用新鮮急凍結來急速冷卻
能避免高溫滋生細菌使食物腐敗,之後就看是要分裝放冷凍、冷藏
或是放在-3度C微凍結,當然我個人首推是 -3度C微凍結
可以保鮮7日,又不用退冰
可以直接挖取要吃的份量方便加熱後食用~相當理想
我的新冰箱就是它:https://goingto.tw/JXO0j
#新鮮急凍結 #負3度C微凍結